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沈阳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沈小布 沈阳发布 2022-09-29


十年踔厉奋发

十年开放引领

沈阳围绕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扎实推进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

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振兴新突破 奋进新征程

“沈阳这十年”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专场
今日召开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戈

作新闻发布

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我代表市商务局,向大家介绍一下“沈阳这十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


首先,介绍一下过去十年我市对外开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加快优化升级。外贸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效益型增长。一是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141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服务贸易稳步攀升。2021年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6.5亿美元,增长38.8%,为2016年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时的4.6倍。三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在全市外贸总额中占比,由2012年的71.1%跃升到2021年的79.7%。四是贸易新业态成为新增长点。自2018年我市获批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示区以来,已实现“1210”业务全覆盖、“9610”“9710”“9810”全开通,2020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4.8亿元,增长11倍;2021年达到25.9亿元,增长4.4倍。


第二,招商引资实现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带来源头活水,为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东北地区首创推出城市机会场景清单、“五型经济”应用场景招商,提出全员、全域、全年招商理念,持续开展招商引资“赛马”活动。二是激发外资企业发展活力。2012年至2021年,来沈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到121个,外商投资项目累计达到15118个;成功引进宝马新能源汽车、采埃孚电驱动系统、贺利氏特种光源、罗森连锁便利店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633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14亿美元。三是积蓄内资项目发展动能。2019年以来,我市与华润、华为、万科、光大等国内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协议30个,企业投资项目70个,签约额达6100多亿元。这些引进的优质企业和高端项目,已成为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引擎。


第三,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一是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我市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对外投资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涉及96个国家和地区。二是经贸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强。制博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宝马供应商大会等沈阳名片愈发闪亮,中国(沈阳)韩国周已成功举办18届,2021年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中国(沈阳)韩国周提升为国家级展会,参展企业259家,展品达600多种,洽谈合作112项。三是对外工程承包实现突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变沈变阿玛利亚水电站项目总投资11.5亿美元,是我市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中铁九局项目入选中东欧合作索菲亚纲要重点项目,是中国铁路进入欧洲市场的首个项目。四是区域合作务实深化。2017年以来,我市共引进北京企业项目200个,总投资2696.1亿元,完成投资990.5亿元;沈大合作自2020年以来持续走深走实。


第四,开放平台不断创新提升。一是自贸区实现创新发展。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成立以来,新增企业2.2万户,65项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5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二是综保区实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桃仙园区和近海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485家,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4.9亿元,增长4.35倍 。三是开发区实现晋位提升。在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全国第27名,连续5年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前30强;我市4家省级经开区进入全省前10名,并连续6年占据全省第一、第二名。四是国际园区实现集聚发展。中德园已聚集了宝马、采埃孚等127个重点外资项目,在德国、瑞典、日本等设立了6个离岸创新中心,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万科中日产业园、启迪中韩科技园已签约企业31家,成为加强与日韩经贸与科技合作的桥头堡。


第五,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完善。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充分落实《外商投资法》,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实行“一网一门一次”审批和对外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商务领域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二是开放通道建设不断加快。已启动临空经济区和机场二跑道规划建设,开通沈阳至洛杉矶、阿姆斯特丹、乌法、阿克托别、首尔等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开辟国际国内航线272条,通航城市126个;已开通沈阳中欧、中亚、中老国际班列,形成“四通道六口岸”国际铁路货运通路,可直达杜伊斯堡、法兰克福、万象等10余个境外城市,辐射全球近20国50余个城市。三是贸易便利化和通关时间“最短化”改革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我市进口、出口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91.71%和93.36%,进出口通关时间和压缩比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口岸开放功能日益完善。我市已具备进境水果、药品、药材等10项口岸功能,形成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口岸体系。


下面,介绍一下未来五年我市对外开放发展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发力:


一要高标准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东北振兴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眼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求,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高地。


二要高质量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积极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市流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强化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外贸市场主体培育,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提升进出口优势产品核心竞争力。优化国际贸易市场布局,推动外贸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三要全链条扩大招商引资。做实产业招商,围绕“老、原、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招引龙头、配套企业,加速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针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持续推动招大引强。强化精准招商,开展新五件、数字基建、双碳战略、军民融合等领域靶向招商,加大品牌首店、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等招引力度。注重亲情招商,以“老乡情、战友情、校友情”为纽带,推动辽商回沈投资兴业。持续推进“赛马”活动,抓好项目服务,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四要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推进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制度创新,打造东北最有特色、最具竞争力的全球中高端产业承接基地和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升综合保税区功能,推进“保税+”新业态发展。推动开发区晋位升级,支持功能园区建设,进一步释放开放发展活力。增强国际园区集聚效应,深耕日、韩、德,将中德园、中日园、中韩园打造成为对接国外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标杆示范园区。巩固苏辽、京沈、沈大等区域合作成果,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五要全方位拓展开放通道。加快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联结中心,推动陆、海、空、网通道建设无缝对接。畅通航空通道,创建国家临空经济区,完善辐射亚洲、连接欧美的国际航线网,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完善陆路通道,构建综合立体公路网,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连接海上通道,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加快建设沈阳陆港。加速网上通道,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进“9710”“9810”等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促进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


最后,介绍一下今年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全市上下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咬定目标不放松,上半年我市开放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一是招商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策划组织5次市领导带队“走出去”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五型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洽谈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量和增速列全省第一,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达38.8亿美元,增长677.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引进到位内资1107.28亿元,增长38.1%,任务完成率79.9%。


二是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增长目标。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78.7亿元,增长2.9%,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45.7亿元,增长26.4%,高于全国、全省13.2和17.7个百分点;服务外包执行额2.2亿美元,增长39.4%;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9.5亿元,增长1.6倍。


三是开放创新按下快进键。建成东北首个实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3种监管模式一体化“三关合一”监管场所,建立“一点接入”跨境贸易综合服务新机制,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6.1亿元,增长1.4倍。我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商务部首次考评中获东北最好成绩。推动通关时间“最短化”改革,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全国排名提升至第7和第8位。推动综保区“保税+”业态创新,多项成果为全国或东北首创,上半年综保区进出口额55.79亿元,增长3.38倍。


四是对外开放开辟新通道。打通沈阳至明斯克、马拉舍维奇的中欧班列国际运邮通道,我市成为东北首个实现中欧班列运邮的城市。开通沈阳至洛杉矶全货机航线,积极推进沈阳至莫斯科、埃德蒙顿洲际客货运航线。新增药材进口口岸功能,积极申建进境木材和粮食口岸。开拓中老、中亚班列通道,上半年沈阳中欧班列开行340列,全国排名第6位。


十年发展波澜壮阔,开放之路永无止境。市商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拼搏,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沈阳全面振兴和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市政府外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双伟
作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谋划开展外事、港澳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党对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扎实做好全市外事工作的统筹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奋力推动全市外事、港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近十年以来主要工作成绩


一是外国政要邀请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邀请接待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等10名外国政要以及37位外国省部级以上团组访沈,提升了我市国际形象,深化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2016年,我市在2个月内先后圆满接待了德国总理和韩国总理2位外国政要,在我市对外开放史上尚属首次,实现了邀请接待外国政要的历史性突破,赢得中外各方高度评价。


二是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作用不断彰显。我们着眼提升城市国际化品质,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成功举办多个大型涉外交流活动,为我市开展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举办“第十六届中日地方交流促进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会议成果,较好推动了我市与日本地方间的深入合作;举办“第十八届世界冬季城市市长会议”,深入交流各城市建设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发布了《沈阳宣言》,彰显我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举办“第二届‘对话辽宁’沈阳站活动”,对接精准,交流务实,开启了我市对日本关西地区合作的崭新局面;成功举办“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全体会议”,有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得到外交部、全国友协高度评价,为深化中国—中东欧各国交流及地区间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结知名友城,缔百城之好”计划圆满完成。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积极推进友城务实交流,友城数量不断增加,友城交流不断深入,圆满完成“结知名友城,缔百城之好”计划,为沈阳高质量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沈阳缔结的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已达43国100城,其中友好城市23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77个,结好数量居全省第一位。我市友城工作获得友好城市工作的最高殊荣——“国际友好城市工作贡献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我市“国际友城发展战略奖”,我市4个友好城市——日本札幌市、美国芝加哥市、韩国大田市、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先后获得“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


四是助推国际化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以打造一流的涉外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积极推进国际医院建设,妥善解决了远见国际学校办学难题,促成美国科爱赛国际学校在沈落户。目前,我市共有3个国际社区,6所国际学校,1所国际医院,9所涉外定点医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涉外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了在沈外籍人士生活和工作需要。


五是外事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强化党对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对外交流和务实合作,进一步确立了全市协同配合的“大外事”工作格局。严格遵照国家和省市要求,从严控制出访团组构成人数、到访国家个数和在外停留天数,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宣传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畅通企业人员往来。推动澳大利亚于2019年在沈阳正式设立总领事馆,外国驻沈总领事馆达到8个,为我市对外交流又增添了重要合作通道。


六是港澳开放平台优势有效利用。积极组织我市企业赴香港、澳门参加“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高端展会,帮助企业利用港澳开放平台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邀请香港青少年来沈开展文化交流,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增进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有力服务国家对港工作大局。


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突破性进展


今年以来,我们以深入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外事工作资源优势,积极服务重点园区建设发展,外事赋能对外经贸合作,扎实推进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交流,为沈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新高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树立项目思维,服务重点园区对外合作。发挥外事部门在政策、资源、渠道、信息、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支持中德装备园、万科中日产业园、浑南科技城、启迪中韩科技园、辉山经开区食品药品园以及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等重点园区建设,争取更多外国优质企业和投资机构与园区开展项目对接。突出支持“五型经济”,推出精准邀请、联合招商、跟踪服务、资源共享、宣传推介等5项措施,促进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在我市集聚发展。促成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日本NEC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促成德国行业领军企业海德堡充电设备制造项目落户沈阳。


二是树立大都市思维,提升沈阳国际化城市建设水平。发挥对外交流窗口的示范作用,共向沈阳故宫、沈阳香格里拉酒店、沈阳新松教育科技集团等11家单位授予“沈阳国际交流示范基地”称号,全方位立体化展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沈阳形象。打造外事活动品牌,与12个国际友城开展了第二届“光影传谊·五洲连心”国际友城图片互展、宣传片互播活动,进一步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展示沈阳风貌。放大友城结好效应,推进和平区与韩国首尔市龙山区等建立友好合作城区关系,成功促成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巴基斯坦科技特区管理局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层次多样、合作广泛的全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制定了加强外籍人士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推进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方面建设,持续提升我市涉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丰富沈阳城市国际化品质和内涵。


三是强化服务思维,助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行“外事人员深入基层、外事服务下沉一线”,组织近百名外事干部走访对接全市150家外向型企业及外国商协会,深入现场破解企业“走出去”难题。深入贯彻省市领导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批示要求,制定了落实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资源优势,助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助力园区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主导搭建“部门—担保—企业”融资模式,助推我市5家涉外高科技企业获得沈阳科技融资担保公司2500万元信贷担保;发挥机场专班作用,保障华晨宝马重要配件班机10架次顺利抵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积极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全面开通不见面前置服务“绿色通道”,为赴“RCEP”成员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实行“即送即办”。建立疫情期间邀请外国人来沈复工复产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程序、缩短时限,共为70余家企业253名外籍人员办理了邀请函。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市政府外办将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定位目标,奋力推动外事、港澳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更好地服务沈阳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级对外交流活动。促进更多国家级会议活动落地沈阳,策划举办中日韩德四国足球友谊赛;通过我市友城、外国商协会等渠道,打造沈阳国际化活动品牌。务实推进对港澳地区交流,围绕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与香港驻辽联络处联合举办有关活动,做好澳门环保展、澳门国际投资贸易展览会的邀请参展工作。


二是深化百城结好成果,实施“友好城区”计划。充分发挥国际友城在对外开放中的桥梁纽带支撑作用,研究制定我市友城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进一步强化友城工作合力,形成“大友城”工作格局。坚持“一城一策”原则,支持全市各区县(市)、各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企业等政府和民间组织与友城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建立层次多样、合作广泛的全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把友城工作做深做实,为全国提供友城合作的地方实践经验。


三是聚力支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围绕重点园区和企业需求,以友城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重点外资企业、机构及商协会为重要抓手,开辟渠道、主动作为,为国际园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争取引入优质项目。与浑南区共同举办“沈阳浑南科技城全球推介活动”,与中德园开展联合调研,交流对德合作经验,积极跟进外资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提供外事全流程服务保障,助力项目早日成功落地。


四是持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发挥外事资源渠道优势,推进10项服务工作,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在出国审批、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海外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外事赋能,当好“首席服务官”。把握RCEP机遇,护航企业“走出去”,搭建合作平台、开展项目对接,持续深入做好面向企业的外事服务,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工作,打造海外沈阳平安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事支撑。持续完善网上“一带一路”经贸信息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便利。


五是深化外籍人士管理与服务,打造领馆交流活动品牌。面向全市推出《进一步加强外籍人士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完善国际化人居环境、打造国际化商务环境、营造国际化人文环境、优化国际化语言环境、服务高端国际人才等5个方面推出33项工作任务,依法、优质、高效做好在沈外籍人士管理与服务工作。打造“驻沈领馆领事官员沈阳行”和“领事沙龙”等品牌活动,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展示区县(市)风采。继续开展“五进五送”活动,进区县(市)、进园区、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送知识、送服务,以精准服务践行“外事为民”宗旨。



自贸区沈阳片区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钱海云
作新闻发布

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沈阳片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子沈阳。挂牌成立以来,自贸区沈阳片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自贸区沈阳片区改革试验持续深入。


下面我就自贸区沈阳片区相关工作做简要发布。


一、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自贸区沈阳片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构建起一体化开放通道体系,以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了经验。


(一)创新经验不断涌现。形成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国有企业“内创业”模式等5项全国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形成65项全省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国资国企改革经验占全省自贸区52%。在全市复制推广全国自贸区经验278项,复制推广辽宁自贸区经验169项。


(二)开放平台持续拓展。2019年4月,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封关运行,今年上半年进出口额在全国148个综保区中排名78位。建成东北最大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开通7条定班国际货运包机航线。跨境电商涵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品类。


(三)产业转型动能强劲。新增创新型企业3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4家,是自贸区成立时24倍。“保税+”业态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达400余家,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业态落地运营。网红经济方兴未艾,华狐直播建成东北最大直播产业园。


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阶段性成效


年初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工作部署,牢牢咬定目标、事事真抓实干、人人争当先锋,推动自贸区沈阳片区创新试验和深化开放实现新突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额实现62.93亿元,同比增长119.8%。


(一)深化制度创新,开展首创性改革探索。落实辽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方案,启动自贸区新一轮改革,确定6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100条创新工作举措。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全国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再制造平台运行、全国首单搭乘中欧班列进境的国际艺术品落地、全国首次将医疗器械纳入自贸全球特药险承保范围。东北地区首家开展国际艺术品保税业务,东北地区首次开通中欧班列运邮新业务,东北地区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出口融资落地,东北地区率先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中欧班列“区港直通”等10项制度创新经验全省复制推广。


(二)坚持开放引领,推动临空经济区建设。以自贸区沈阳片区为核心区域,依托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速度经济”,建设通达全球的区域性航空枢纽、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门户、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智慧绿色的现代化航空新城。围绕空间规划、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开发运营等深入调研。采用国际竞赛方式开展临空经济区总体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启动控详规划及市政和交通专项规划。启动临空经济区招商工作,着力吸引储备一批重大临空指向产业项目。


(三)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围绕五型经济,聚焦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保税+”特色产业,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洽谈储备项目165个,计划总投资729.26亿元。航空发动机叶片研发生产基地等31个项目签约落地。爱夫迪(沈阳)北方总部、得一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中心等10个重点“保税+”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跨境电商产业提速提质,京东东北中心仓、菜鸟东北中心仓加快建设,跨境电商“9710”和“9810”模式实现规模运营,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全业务覆盖、全模式运行跨境电商综试区。


(四)优化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依托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单一窗口,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全流程、全要素、一体化服务新模式。省内首次启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惠企服务平台,原产地证书实现“不见面”申领。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利用视频抽查等方式开展监管巡查,保障跨境电商等业务快速通关。在全国自贸区中率先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更加完善。成立司法服务巡回会客厅,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未来工作安排


自贸区沈阳片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助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成为新时代东北地区开放合作高地。


(一)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新一轮创新试验。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政务服务、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制度创新。聚焦服务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东北亚开放合作,提升创新靶向性、系统性、集成性,放大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力争今年形成2项国家级经验,30项以上省级经验。


(二)统筹开放平台,形成协同联动新格局。加快启动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招商引资。综保区桃仙园区扩网至2平方公里,推进综保区桃仙园区至桃仙机场联络路建设,综保区口岸功能作业区年内开工。推动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复航增线,开通沈阳至欧洲、北美货运包机新航线,开展国际公路运输卡航业务。


(三)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产业,提升空港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构建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现代金融,培育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产业。发挥综保区开放优势,发展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维修再制造等“保税+”业态。


(四)着力先行先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开展高标准营商环境建设,试行科技政策“零申报”兑现。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送服务到产业园区、到企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东北亚分中心。以“自贸区园区直通车”活动为载体,提高惠企服务精准化水平,全力建设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铁西区政府代区长,
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
作新闻发布

2015年12月,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中德园”)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以来,园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批复园区建设方案要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国家各部委、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围绕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升对德合作层次,丰富对德合作内涵,增强对德合作核心竞争力,推动园区对外合作高质量发展。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理念上,坚持“世界水平、国际标准、中德特色和高点定位”的新发展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绿色低碳、传承工业文化等理念融入园区规划全过程,聘请德国SBA等专业团队,精心规划“一中心、一基地、五大产业组团”的产业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空间,从专注园区产业发展向专注产城融合、关注人的发展和环境打造转变。在城市功能布局上,沿浑河北岸打造“中德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两大核心板块,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总部会展、生态宜居等领域实施高品质建设。在城市设计上,充分借鉴德国经验,融入德国元素,不断提升城市设计国际化水平。

2.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中德园是沈阳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16个装备制造业领域中,在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数控机床、生物医药等10个行业具有重要地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投资规模达到8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突破100亿元。园区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引入华晨宝马、采埃孚等企业420余家,世界500强直接投资企业达到84家。园区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宝马整车工厂、欧洲以外唯一的宝马动力总成工厂、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宝马研发中心。今年5月,投资150亿元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正式投产,创下宝马在中国单项投资之最。目前,围绕宝马铁西工厂,本特勒、博斯等近40家宝马配套商落户园区。

3.创新动能加速汇聚。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为契机,坚持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打造研发服务平台,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亚琛工业大学、德国EDAG公司等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中心,搭建工业4.0研发平台。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年初建成并运营,目前引进科技型、服务型外资企业机构21家。打造生产性服务平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实现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开工建设,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投入使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建成开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已经启动试运行。沈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正式启动。SAP东北创新中心、腾讯数字产业基地、紫光中德、奇安信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中心、新型网络实验室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资源不断汇聚,打造智能工厂(车间)52家,企业上云突破200家。发挥德国SAP创新赋能中心、紫光云等平台作用,对372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

4.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作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协同区,中欧班列直达中德园,实现贸易通关便利化。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搭建智库咨询、对外合作、学习分享、解决实施、产业发展平台,现有中德双方工业4.0等专家成员单位56家,被纳入中德两国副部长磋商机制。建设德国海德堡、瑞典斯德哥尔摩、日本、深圳离岸创新中心,柔性引进人才、项目和资本。五年来,与300多家德国及欧洲机构、协会、企业建立良好关系,累计开展“德国铁西日”“德企沈阳行”等经贸交流活动128场,邀请接待400多位国外政要、嘉宾走进中德园,园区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

5.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中德园以“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集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夯实双元制职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平台、技术服务提升、工业互联网服务等“五大体系”建设。中德园承诺制审批入选全国审批改革百佳案例,缩短审批时限3个月以上。建设“1+1+X”现代双元人才培育体系,组建中德园产教联盟,中德应用技术学院(跨企业实训中心),被列入教育部、辽宁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重点任务清单。600个工位的华晨宝马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累计培训各类人才3000余人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环境建设先导区,设立知识产权局、维权援助站、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仲裁院投入运营。作为辽宁省5G标杆示范园区,高标准建设工业互联网体系,成为全国首批覆盖5G信号的工业园区。组建辽宁中德产业股权投资等9支基金,总规模60亿元。

6.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逐步完善,正在建设的地铁3号线在经开区、中德园内设9站,将于2024年12月建成通车。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接驳地铁、商圈。大堤路快速路去年9月份竣工通车。开发25路、中德大街等新老街路建立人机分离、机非分离、人非分流的慢行交通系统。城市服务品质不断完善,盍碧玺曼詹德国学校成为德意志联邦教育部全球56个国家第141所德国海外学校。已建成的积水潭国际医院与德国医疗保险体系对接,保证外籍员工就医需求。东北规模最大的杉杉奥莱去年8月份完美绽放,万科中德国际小镇罗腾堡德式风情街也将璀璨启幕。东方银座、万丽酒店等国际酒店满足商务旅游需求。城市生态品质不断提升,中德园新建、改造口袋公园120个,占地38万平的中德公园建成开放,推进“铺满绿”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去年新增、提升绿化面积370万平方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发展方式,以宝马为标杆企业,落实“双碳”战略,2020年,中德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园区成立七年来,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实现翻一番。2021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46.1亿元,增长9.2%。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122.3亿元,增长1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9亿元,增长16.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8.2亿元,增长62.3%。2022年1-6月份,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78.7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4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6亿元,增长80.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6.9亿元,增长26.1%。

相继获得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绿色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起点上,中德园将紧紧围绕国务院建设批复方案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开放之路。到2025年,建成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级制造业集聚区,引进一批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德国及欧洲中小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德国及欧盟企业达到园区内企业总量的50%以上,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园区管理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探索出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 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200亿元,基本建成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向国务院,向全省、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石宝晔
作新闻发布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市贸促会立足本地产业、面向境内外工商界,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力拉紧中外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地区间国际经贸往来,具体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贸促会牢记初心使命,深化贸促担当,面向我市重点出口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展参加国际品牌展会,连续六年举办“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累计邀请到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00多位海内外机器人领域专家和企业高管出席相关活动,有效促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组织“沈阳名优产品‘一带一路’海外行”活动助力“沈阳制造”“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联络合作领域,组织境内外、驻华驻沈商协会进行地区、行业和企业间对接,截至目前已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协会签署友好合作协议108份;在经贸摩擦预警、商事法律服务、对外经贸培训和发布经贸信息等方面,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服务方式。有效发挥了“亦官亦民”独特身份和资源优势,为“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今年以来,市贸促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紧密围绕市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打造高标准对外开放平台”“营造国际化对外开放环境”目标要求,投身“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昂扬斗志,脚踏实地,滴水成河,粒米成萝。


一是把助力国际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争当先锋的起点,组织机关干部从会展论坛、国际联络、系统资源、商法服务等方面认领任务列出清单;向驻华驻辽沈境外经贸组织、机构代表和招商机构举荐园区,发布信息建立机制,促成新能源产业链项目进驻园区注册公司和投资。


二是进一步做优国际化营商环境,联合市营商局及10个政府部门,就积水置业、安川电机、古河电缆等日资企业,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诉求纾困解难;联合市外办和沈阳报关协会,为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集团等美资企业提供产品快速通关、人员签证便利。


三是立足商协会推动工商界对外交流合作,商请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工商会组织当地农副产品、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等生产企业,把第一手货源推送给我市10家内贸企业,助推内外贸一体化;联络大韩贸易振兴公社沈阳贸易馆、沈阳自贸跨境电商企业协会,为辽宁翔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通沈阳至韩国首尔的货运包机拓展客户渠道,搭建供需平台。


四是纾企所困,止损降损,做实商事协调服务,今年3月以来,为出口墨西哥、俄罗斯及罗马尼亚等国家的相关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取得中国贸促会的鼎力支持,帮助相关企业免除国外海关的索赔处罚;定向就货物滞留等诸多问题为我市外向型企业提供各类业务咨询服务200余次,并开通专门通道,紧急办理原产地证及发票认证,确保国外大客户清关。


五是RCEP初年,宣传解读,助企惠企,我会主要领导撰写《初读RCEP》逾万字学术文章,引导企业抢抓历史机遇、用足规则红利;组织开展RCEP应用培训,举办“沈阳市‘稳外资、促外贸’政策支持说明会”“沈阳外贸企业商事法律培训”,联合京津冀贸促会举办“跨境电商海关合规法律实务”等10多场线上培训;为200多家外贸企业办理原产地证书、商事证明书、领事认证等3000余份,涉及金额24亿多元人民币。


六是深化区域间合作,丰富资源共享,落实市委、市政府《沈阳市与大连市合作交流实施方案》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与日本地方政府驻大连事务所深化交流,积极开展沈大区域合作交流联动,邀请大连市贸促会助力宣传“第七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促进共同发展,赴大连拜访阿根廷圣菲省外贸协会中国代表处,随后邀请其参观考察我市机器人、无人机和机车制造企业,为产品打入南美地区市场献计献策。


七是成立外企服务专班,打造营商优化美誉,会内抽调精干力量发挥贸促会与外资企业联系紧、工作网络广的优势,会同有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准确了解外资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困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精准服务,提振外资企业在沈投资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八是聚焦我市中心工作,搭建机器人产业经贸平台,经过数月的谋划、筹备,第七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于8月25日线上举办,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及PC端集中展示15天,常态展示1年。大会旨在助力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态圈,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贸促事业因“贸”而生,因“促”而兴。今后一个时期,市贸促会将锚定“服务对外贸易精准”“推动内外贸易一体”“促进产业贸易融合”的既定目标,以实施品牌赋能提升、资源整合联动、协定推广引领、对口合作纵深、模式深化推广、国际园区宣介、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进服务和队伍坚定有为等9项行动为主要抓手,以品牌展会为重要载体推动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一带一路”海外行品牌深化企业参展洽谈,整合系统资源,扩充招商渠道,探索“新能源+”推进绿色能源产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夯实丰富国际联络渠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互联网+认证”服务体系,扩大“一站式”范围,打造全链条商事法律服务,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以各类培训为经贸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协同联动,稳妥推进沈阳国际商会建设,引导企业用好用足RCEP红利,创新模式稳外资,拓展路径稳外贸,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以促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为“RCEP”)已经落地生效半年多时间。请问我市在推动落实RCEP上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将以什么措施用好RCEP规则,助力外贸企业乘东风、享红利?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戈: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运行,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稳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目前,RCEP成员国已成为我市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市最重要的双向投资伙伴。这里有一组数据:近三年来,我市与RCEP成员国累计货物进出口额670.4亿元,占全市总额的15.6%;与RCEP成员国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执行额4.69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6.7%。截至目前,RCEP成员国累计在我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33家,占比44.2%;实际利用外资137.6亿美元,占比21.3%。我市在RCEP成员国投资项目51个,协议投资额8.3亿美元。我市开通国际客运航线32条,其中通航RCEP成员国20条。我市国际友好城市有23个,包括RCEP成员国城市6个。8个国家在我市设立总领事馆,其中RCEP成员国3个。
为推动RCEP落实,我们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计划引领。编制了落实RCEP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细化了19项工作任务清单和17个重点推进项目清单。二是政策引导。发布500余种RCEP关税减让重点商品信息,开展原产地政策等宣讲30余次,培训300余家企业、1490余人次。1-7月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27.3亿元,增长1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三是通道开拓。开通沈阳中欧班列国际中转业务,为RCEP成员国的货物直达欧洲提供重要通道。开通中老、中亚班列及沈阳至首尔国际货运航线,我市联通亚欧的东北亚物流枢纽作用更加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发力,推动RCEP落实落地。一是加紧布局海外仓,搭建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二是积极创建东北海陆大通道联结中心和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沈阳RCEP进出口服务中心,实现RCEP成员国与欧洲国家商品在我市集结中转。三是借助国际会展会议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吸引RCEP成员国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四是组织企业参加辽宁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览会等16个在RCEP国家举办的重点展会,助力企业精准开拓RCEP市场。五是大力开辟国际客货运航线,提升我市与RCEP成员国间人流、物流便利化水平。


刚刚的发布中,我们了解到,沈阳市在推进友城交流、友好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请问沈阳市友城工作未来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呢?
市政府外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双伟:下一步,市政府外办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高起点、全方位统筹谋划国际友城工作,务求实效,狠抓落实,进一步促进我市国际友城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为“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贡献外事力量。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委外事委顶层设计和统筹作用,全面统筹协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和相关市直各部门、各区县(市)等共同推进友城工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紧紧围绕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目标,用活友城资源,加强人大政协与友城议会间的交流;广泛发动各市直部门、区县(市)、企业、学校和商协会等各界力量开展民间外交活动,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友城交流网络,形成市委外事委主导,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资源成果共享的友城工作格局,凝聚强大合力,努力把沈阳打造成为东北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名城。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强化一批原友城的交流、激活一批交流较少友城、开辟一批新友城交流渠道。精心确定年度友城交流合作计划,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建立友城定期互访机制,确保与友城间的持续联系和交流质量。建立友城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汇总交流友城工作情况,梳理友城交流资源,促进友城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三是推进“一城一策”。持续深耕友城,精心挖掘各个友城的合作资源和秉赋特点,为每个友城确定一个重点合作领域,形成友城产业和特色地图,制定差异化交流计划,按照“一城一策”的原则深化交流,提升合作质量。
四是缔结“友好城区”。充分调动区县(市)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区县(市)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的友城城区结为友好城区,形成“友好城市+友好城区”以及友好学校、友好医院等多层次友城交流体系。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和平区与首尔市龙山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与德国海德堡印刷电子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进和平区西塔街与首尔梨泰院开展特色街区互学互鉴交流合作。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我市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国际友城宣传,增进各部门、各地区和广大市民对友城的了解,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城市的体验感。充分利用友城的各类媒体平台,积极展示沈阳形象,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提升我市影响力及国际知名度。积极开展与友城间的协作互动,共同筹划城市形象宣传活动,深化民间友谊,推动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自贸区沈阳片区作为沈阳市对外开放的前沿,自挂牌成立以来,在建设沈阳对外开放新通道,助推沈阳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方面主要取得哪些成效?

自贸区沈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钱海云:挂牌成立以来,自贸区沈阳片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积极构建海陆空网立体开放通道,助力沈阳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探索海铁公联运,联通海上开放通道。探索进口冷链“海-铁-公”联运模式。实现内陆城市通江达海。东北冷鲜港作为集冷链物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区,是全省唯一内陆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所,借助“海-铁-公”联运模式,形成海陆港联通、辐射东北地区的保税冷链物流网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保税冷链物流联运中心。
二是创新中欧班列模式,畅通陆上开放通道。探索中欧班列“区港直通”管理模式,规划综保区口岸功能作业区,实现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与中欧班列节点“一次运抵、一次申报、一次装卸、一次验放”。今年4月底,187件来自比利时的油画作为全国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入境的国际艺术品,进入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开展保税展示交易。探索中欧班列“邮快跨”融合创新,6月13日在东北地区首次开通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运邮新模式。
三是开通国际货运包机,拓展空中开放通道。2020年以来,自贸区沈阳片区在全省率先开通沈阳至伦敦、洛杉矶、首尔、阿拉木图等7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今年7月28日,阿姆斯特丹至沈阳国际货运包机首飞,将宝马公司德国零部件经阿姆斯特丹直接运抵沈阳,服务宝马汽车全球产业链。
四是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开拓网上开放通道。自贸区沈阳片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自2019年开通跨境电商首单以来,跨境电商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快集聚。京东、菜鸟等龙头跨境电商项目落地运营,菜鸟项目从落地到运营,仅用时一个多月,成为全国菜鸟项目建仓速度最快、业务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今年,自贸区沈阳片区跨境电商“9710”模式(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模式(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实现规模化运营,1-7月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完成12.69亿元,同比增长116.2%。在商务部对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首次综合评估中,沈阳居辽宁省首位,为东北地区最好成绩。
下一步,自贸区沈阳片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以自贸区沈阳片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构建临空经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叠加、功能互补的对外开放平台,成为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高地,为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中德园作为中德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战略平台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下一步发展中,将从哪几个方面发力,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呢?

铁西区政府代区长,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按照沈阳市核心板块建设行动方案,重点打造中德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两大板块。中德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板块,规划面积约3.2平方公里,围绕宝马等先进制造业,以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为主导功能,以商业服务、智能生产为辅助功能,以专家公寓、居住功能为配套,打造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板块,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围绕细河及浑河滨水绿色开放空间,打造沈阳西部的城市中心、国际水准的滨水活力区、高品质的国际社区。


2.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提升汽车产业规模和档次。以整车制造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二是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制造理念,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布局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加快引育传感器生产研发载体。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国家工联院辽宁分院、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等项目运营,打造“双千兆”示范产业园区。


3.锐意开拓持续扩大开放。一是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发展格局。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发挥离岸创新中心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市场化以商引商,力争到2025年引进外资项目达50%。二是充分发挥中德创新委员会智库、分享等“五大平台”作用,扩大国际交流纽带作用和溢出效应,为更多本土企业带来海内外优质资源和技术对接。三是加快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建设,成立中德创新孵化中心、外企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和孵化中心及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4.统筹兼顾坚持绿色发展。一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发展方式,科学编制并启动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落实“双碳”战略,构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二是打造绿色智慧园区。遵循智慧城市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智能化设施建设。三是持续推进浑河、细河治理以及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完善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生活配套设施,将中德园打造成示范性的智慧园区、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


5.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法定机构改革,优化选人用人模式,优化管委会职能设置,进一步激发管委会活力。二是深入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改革,做大做强中德控、中德开、中德发等公司,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和招商服务水平。三是以“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建设为核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战略,提高园区数字化服务能力,深化承诺制审批,推动法律服务进园区,充分发挥中德园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作用,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刚刚的发布会中提到,市贸促会成立了外资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困难。能否介绍一下,专班成立以来做了哪些惠企助企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石宝晔:此项工作是根据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在中国贸促会指导下,于今年7月份启动的,与年初我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安排高度契合。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实地走访企业、组织区县贸促支会及外国驻沈商协会等渠道,收集到诉求61条,其中,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直接解决的问题已有12个;其余49个问题也正在努力推进解决中。透过已协调解决的诉求个案,我们正在形成“明晰解决路径”“推出解决范例”的工作方法,力争打造出一整套服务外企的创新并实用的诉求解决模式。


滑动查看海报

关注我们,读懂沈阳,爱上沈阳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61】或点此查看沈阳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回复【报备】 查看来(返)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回复【核酸】或点此查看最新沈阳市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名单回复【疫苗】或点此查看沈阳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名单回复入沈查看最新入沈、来(返)沈疫情防控要求
回复离沈查看最新离沈疫情防控要求回复【入境】查看沈阳最新入境疫情防控政策回复疾控电话查看沈阳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回复【中风险】查看沈阳最新中风险地区回复【消费券】点此查看沈阳文、商、体惠民消费券领取办法回复美图看看沈阳春夏秋冬有多惊艳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吴易泽

美术设计:夏爽

编辑:逄菲

运维支持:沈阳网

转载请注明: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沈阳市报告5例本土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刚刚,沈阳疾控发布紧急提醒!请与这些活动轨迹相关的人员立即报备!
沈阳疾控发布紧急寻人提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